火焰與山路 — 鄉土的多重視線

展覽介紹

唐慧宇

鄉土作為一場文化運動,在戰後臺灣藝文史上的意義,在於反思西化路線,轉為關注自己腳下的土地。這場跨越文學、攝影、藝術等領域的文化和美學運動,始自60年代,於70年代達到高峰,至80年代仍具影響力。在文學領域,「鄉土」一詞曾透過文學論戰,揭開了在地和西化、左翼和右翼的文化政治光譜。在影像和美學領域,鄉土的意義同樣涵蓋了由西化到本土的轉折,卻難以被歸結於政治框架。該時期的攝影家們出自於記錄、報導和個人創作的動機,呼應該時期臺灣文化圈對於民間生活和地方文史的田野採集風潮,以旅人和影像工作者的雙重身分,足跡遍及島內各地城鎮和山村鄉野。張照堂和梁正居是兩位活躍於鄉土文化運動時期、各具代表性的攝影家。他們創作於70至80年代間,對於民間日常生活、社會基層的俗民文化、原住民部落的生活場域所作的影像紀錄,交會於現代性和庶民性、詩意和紀實性、觀念和敘事之間。

「火焰與山路」,取自張照堂於1987年在樹林一帶拍攝的火焰影像,以及梁正居於1976年拍攝的山路意象。這兩個意象各具代表性地體現了兩位創作者對於鄉土的影像再現。燃燒中的火焰是臺灣民眾信仰生活裡普遍出現的景物,張照堂曾數次以動態和靜態影像捕捉此一意象,透過其一貫的現代強力目光,為此一尋常景物注入內在張力,將民間的信仰生活由敘事化的文化脈絡中抽離,凝結為臺灣民眾生活精神內核的顯影。「火焰」,或可視為張照堂對於現代和鄉土的辯證性融合。梁正居所凝視的鄉土,則不同於張照堂強烈的現代視線,呈現淡然而悠遠、高度詩意卻具備寫實主義精神的氣質。〈山路〉這張影像記錄昔日山區民眾徒步於泥土道路,生活的艱苦和匱乏,彷彿在散文式的構圖和黑白光影之間得到昇華。「山路」,是梁正居以詩意寫實所再現的鄉土。

張照堂與梁正居兩位攝影家雖然並未在創作上有合作關係,卻共享著該時期鄉土文化風潮作為影像創作的內在動力,並以各自的凝視目光和風格化嘗試,為該時期的鄉土美學注入了涵納多重視線的影像系譜。張照堂和雷驤、杜可風、阮義忠等人於1980年代初共同製作拍攝的《映象之旅》系列紀錄片,與梁正居於1981年出版的《臺灣行腳》攝影文集,孕生自該時期文化界興起的旅行風潮和田野文史工作,不約而同記錄了臺灣的農漁業生產、原住民部落、高山自然景物、民俗文化、基層勞動者、時代變遷下的城鎮等社會面向。除此之外,鄉土作為銜接戒嚴晚期到解嚴後的文化運動,其中關鍵意義更是它所具備的現實主義精神。此一時期,具有現實意義的報導文學和報導攝影體裁陸續出現,而張照堂和梁正居的作品也反映了此一時代精神。攝影家鏡頭下的煤礦工人、加工出口區女工、都市邊緣群體等基層民眾的身影,這些社會紀實影像均早先於80年代中期後發行的《人間》雜誌,在臺灣報導攝影史上具有前沿的實踐意義。

策展
唐慧宇
主辦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