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返回 《臺灣守備隊寫真》全書簡介

子題介紹

本件收錄內容包含守備隊操槍、守備隊個人照、救護班、軍隊山上野營、日軍與原住民合影等影像,另有少數女子之圖像。

臺灣守備隊成立於明治40年(1907),前身為明治29年(1896)編成的臺灣守備混成旅團。臺灣守備混成旅團是與日本本土師團不同的軍隊,全軍隸屬臺灣總督,以殖民地統治為目的,乃日本最初的殖民地軍隊。其轄下共有臺灣守備混成第一、第二、第三旅團,將臺灣分為三區,分別於臺北、臺中、臺南設置旅團司令部,在管區中分散配置處所,並於都市配置大隊,抗日武裝勢力出沒地區附近則配置中隊或小隊,在地方上分別與抗日勢力對峙作戰。

〈關於臺灣島軍備要領書〉中提及,設置兵備的目的有二,一是對抗外寇,一是內治所需;而臺灣兵備的優先目的,不在於阻擋外來的侵犯,而是以鎮壓臺灣內部的「匪徒」為優先目的。至於第一目的,則有待他日再徐徐施設之。因此臺灣守備混成旅團非通常的「戰爭」時軍備,而是以平常編制來執行任務。其兵士採用調集日本本地各師團的兵員匯集制,平均從日本各師團抽調士兵,接受1年訓練後派遣到臺灣輪駐。

在日俄戰爭發生前,臺灣第4任總督兼陸軍大臣兒玉源太郎,計畫要將臺灣的兵備由對付「內治」,轉為專心對抗「外寇」,故策畫廢止臺中旅團司令部,縮小成臺北、臺南的二旅團編制。但參謀總長大山巖向兒玉源太郎傳達了「不可削減臺灣守備兵」的看法,然明治35年(1902)明治天皇決定採用兒玉的主張,縮編臺灣守備隊,但同時為了顧及大山的顏面,而解除兒玉的陸軍大臣兼職。

明治40年(1907年),因日俄戰爭之後,日本大抵確定掌握東中國海的制海權,在「外寇」對策上已無問題,故於同年9月陸軍中央廢止了臺灣混成旅團制度,縮減兵力,以步兵1個連隊為基本,分成兩個臺灣守備隊,分別配置於臺北及臺南。新的臺灣第一、第二守備隊下各配置司令部、步兵一個連隊、山砲兵一個中隊,基隆、澎湖島各配置一個重砲兵大隊。此後,步兵改為兩個連隊,較前減少為二分之一,山砲兵與重砲兵也縮為三分之二。而在「理蕃」的部分,臺北的第一守備隊軍司令部,在靠近原住民部落的大嵙崁(今大溪)、宜蘭、埔里社設置步兵中隊。臺南的第二守備隊司令部,在花蓮港與鳳山設布兵大隊,於璞石閣(今玉里)、蕃薯寮(今旗山)、臺東設置步兵中隊、恆春設置小隊。守備隊司令官的任務也刪除「鎮壓匪徒」的文字,以「警戒及防備」為主要任務。

參考資料:

  1. 近藤正己,〈「殖民地戰爭」與在臺日本軍隊〉,《歷史臺灣》第11期,2016年5月,頁05-34。
  2. 近藤正己,〈殖民地軍隊與臺灣人兵士〉,《國史研究通訊》第10期,2016年6月,頁4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