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返回 修學旅行增廣見聞

子題介紹

修學旅行是日本教育的特色之一。原本是軍事訓練的一部分,始於1886年東京師範學校,從東京步行至千葉縣銚子(日本本州最東端的城市)的往返遠征,後來才普及到各級學校。在殖民地臺灣,修學旅行則成為促進臺灣學生日本化,以及幫助日籍學生認識臺灣的重要學校行事。臺灣學生赴日本內地修學旅行的政策,早在伊澤修二擔任首位學務部長時就已經開始籌畫,理由是為了改進人心,加速其日本化,所以有必要讓臺灣人到日本內地進行修學旅行。自此之後,國語學校及其改制後的眾師範學校,皆有安排學生進行日本內地修學旅行的行事。1907年國語學校學生赴日本參觀東京勸業博覽會的〈東遊日記〉,更以日文與漢文出版,成為日本時代早期臺灣菁英學生赴日參觀的重要紀錄。

不過世事並非圓滿,在本相簿原所有者入學臺北師範的1924年,臺北師範的臺籍學生和日籍學生之間,就因對修學旅行的地點意見不同,而爆發學生抗議抵制的事件,造成陳植棋(1906-1931,後成為畫家)等38名學生被退學。

依照相簿內頁註記,原相簿持有人進行修學旅行的時間點在1928年夏天,可以確定的參訪地點只有廣島縣的嚴島神社和神奈川縣的江之島海岸,這是因為相簿中有收錄相關照片的緣故。由於缺乏更多史料,目前無法確定1928年這次日本內地修學旅行的確切行程。但對照其它次的修學旅行,本次的參訪地點應該也不出嚴島神社、京都奈良的神社和御陵、東京、鎌倉等在日本歷史和國家神道中有重要地位的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