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返回 芳蘭彩繪

子題介紹

臺灣現代師範教育的圖畫課程始於1902年國語學校師範部乙科的圖畫課,當時圖畫與習字合為一科,教學內容已有臨摹和寫生。而提到臺北師範學校的美術教師,大家最耳熟能詳的就是兩度來臺任教,對臺灣美術教育影響巨大的石川欽一郎(1871-1945)。1924年石川欽一郎第二次來臺任教,執教的學校正是臺北師範學校。1927年臺北一、二師分立之後,石川欽一郎繼續以囑託(兼任教師)身分擔任兩校的的美術教師。在臺北第二師範學校,石川欽一郎也成為校友會(近似於學生會)組織的「芳蘭繪畫部」之指導老師,直到1932年離臺。後來臺北第二師範學校的美術教席由小原整接任,他也啟發了許多臺灣前輩畫家。在這些教師的熱心栽培下,北師和北二師的畢業生中畫家輩出,成為培養臺灣美術人才的重鎮。

但從學生的角度來看,當年師範生投入美術創作的理由也相當多元。有的學生抱持著習得一技之長的心態,以便未來分發到公學校時受到重視。也有人對學科感到消極,轉而將青春的熱情投向術科。本相簿中有一張師範生在六張犁道路(今臺北市和平東路)邊寫生的照片,也有一張紀念合照中,由照相館將其作品「合成」進相片之中,由此可窺見相簿中的師範生對美術創作的熱情。又相簿原持有人就讀於北師和北二師的時間,正好與石川欽一郎任教的時間重疊,可以確定他們在校期間的美術老師,就是石川欽一郎。

此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也收藏有就讀於臺北第二師範學校三年制講習科的畫家戴文忠(1932-1935年間在學)所留下的三本相簿(臺北第二師範學校相簿一組3本,登錄號2004.007.0521),可與本相簿互相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