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日本殖民與影像治管

子題介紹

在乾版玻璃版(Gelatin Dry Plate, 1871)獲得商業成功後,廣泛取代了濕版照片;前者不僅分離了拍攝及暗房程序,也讓曝光時間低於一秒。隨著攝影正式進入銀版、溼版之後的第三代技術,更構成了邁布里奇(Eadweard Muybridge)在1878年發明的動態攝影(zoopraxiscope)的必要技術條件。這時美國的喬治‧伊士曼(George Eastman)在攝影產業獨佔鰲頭,除了得到乾版專利外,也在1884年發明了膠卷,在以「你按下按鈕,其餘交給我們」口號推出廉價手持相機,最終於1892年成立柯達公司。在半色調印刷(halftone)技術發明以後,攝影也廣泛運用在印刷出版,人類開始進入媒體影像社會的日常生活。

「第三代攝影」隨著日本殖民主義進入臺灣,松崎晉二曾拍攝具有軍事及戰略價值的照片,小川一真也於1896年出版《臺灣和澎湖群島的回憶》。「寫真」一詞作為攝影的日文翻譯,反應了從大化革新以來漢化的肖像美學觀。日本亦善用攝影的治理特質,使這項複製技術成為看待自我與被殖民他者的視覺化工具。例如寫真帖、繪葉書,甚至是一般日人相館所拍攝的明信片,既是殖民政府政令宣導、視覺統御的技術,也是從明治維新以來「脫亞入歐」理想的自我顯影,反映出殖民地的權力影像。

從日本人的視覺治管技術中,我們看到「殖民者」的影像製造,透過縝密的治管體系反映出「權力影像」。同時,權力試圖掩飾的痕跡也被予以保留、檔案化。換言之,這些影像既屬於「被殖民者」的文件與證據;一方面則是在照片「上相」(photogenic)的表面意義之下,被拍攝者不確定的返視與回望。